手机版
1 1 1

女儿心中的孔繁森 *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1995年4月11日,西南政法学院举行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动员会。会上,孔繁森同志的女儿——法律系93级学生孔玲回忆起自己的父亲,不禁又一次泣不成声……

去年10月,我与在西藏阿里的爸爸通了一次电话。我要爸爸多爱惜自己的身体。爸爸逐是像往常一样,说他一切都好,叫我别挂念。当我问他什么时候回家时,他说:“玲玲,我是一名党员,应该服从组织的安排,也要讲点奉献啊。”我情不自禁地向他抱怨道:“奉献!奉献!您奉献了几十年自己得到了什么?不光自己受苦,也让奶奶、妈妈和我们跟着受苦!”爸爸在那边哽咽着不语了,我却继续向他哭诉:“别再哄骗我说您快回来了,我都受够了!您在西藏已经有了您的事业,而我们个个都像是您所厌烦的!”“玲玲,你怎么也这么说呢?”爸爸在电话那边的回答更像是质问,因为我的哭诉深深地伤害了他。“啪一声,爸爸和我都痛苦地挂上了电话。我没有想到,我再也听不到爸爸的声音了。对不起,爸爸!女儿不是要有意伤害您!

孔繁森和家人的最后一张合影,96天后他就离开了人世。

孔繁森和家人的最后一张合影,96天后他就离开了人世。

可是,当我可以抱住爸爸的时候,却是在医院的太平间里。我哭着扑倒在他的身上,我大声呼喊:“爸爸,我是玲玲,您睁开眼看看我呀!”但爸爸留给我的,除了那斑白的头发、苍老疲惫的容颜,就是我永远得不到他原谅的深深的悔恨。我多么希望泪水能冲洗掉这一切啊!

的确,如果不是接受了爸爸的信念,我怎么也不会理解爸爸的奉献。前年暑假,我和妈妈去拉萨看望爸爸。由于高原严重缺氧,本来身体就很差的妈妈又一次出现了胃大出血。我发了一封封加急电报给爸爸,又打电话求他赶快来,可他回答的一直是一句话:“玲玲,照顾好妈妈,我马上就来!”直到十几天后,他才从千里之外的阿里赶到妈妈的病床边。

爸爸虽然在生活上欠我们子女的太多太多,但在思想上、政治上要求却十分严格。考上西南政法学院离开爸爸来重庆前,我本来以为爸爸会给我一两千块钱,但他只给了500块,说:“这点钱,买个录音机,剩下的省着点花。”还跟我“约法三章”:不许谈恋爱,不许跳舞,不许吃喝玩乐。去年4月,我把进学生党校学习的事告诉了爸爸,他对我说:“玲儿啊,从此你就要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啊!”去年11月,我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但爸爸却再也不能督促我的进步和成长了。

其实,爸爸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他特别孝顺,他常说:“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尊敬老人的感情都没有,那还叫什么人?”

奶奶已经90多岁了,在家里,爸爸经常为奶奶洗脚、擦背,端屎端尿,只要在家里,他一定抢着干这些事,奶奶吃剩的饭菜,我们通常是不吃倒掉的,爸爸见了后,一定抢过去一口一口吃掉。

爸爸第二次进藏,是带着对奶奶未尽的孝心离开家里的,当我进藏去看望他时,才发现他像对奶奶一祥,把自己的孝心奉献给了那么多的藏族爷爷和奶奶。我想,像爸爸那样善良的人,是一定会那样做的。

在大学里,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女孩子都非常喜欢爸爸,她们都跟他通过信,在信中亲切地叫他“孔爸爸”。爸爸说过,他一定要来重庆,看看他的几个“干女儿”。他本来打算去年初来重庆的,但因为工作一拖再拖。就在爸爸出事前几天,他在新疆买了6顶维吾尔族小帽和6条丝巾,准备办完公事后,年底到重庆来,送给他的“干女儿”们。可是,爸爸的这一美好愿望却没能实现。后来,我去新疆带回了这些珍贵的礼物,同学们睹物思人,失声痛哭,大声呼唤他们的“孔爸爸”。

爸爸已经走了,但他把爱祖国、爱人民这种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留给了我。我要像爸爸那样去生活,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为孔繁森的女儿孔玲。

  【延伸阅读】

  《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选编》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5日 17:19 来源:  编辑:王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