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他把党的温暖送到边疆各族人民心中*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我是一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维吾尔族记者,我曾多次采访过庄仕华。作为一名架起民族团结友谊之桥、传承民族大团结的白衣使者,先后14次被自治区表彰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他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而真正了解他,是在首届“感动新疆十大人物”的评选和随自治区新闻采访团对他的专题采访期间。

2006年初,新疆组织首届“感动新疆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我们报社开辟了投票专栏。一天上午,一位七十多岁的维吾尔族老大娘,拿着《新疆日报》并拎着一个大塑料袋,急匆匆找到我们报社,从塑料袋里掏出一些皱巴巴的纸片,气喘吁吁地递到组委会工作人员面前说:“庄院长是我家的大恩人,我要投票,替一家三口为他投票。”原来,老大娘名叫帕塔木汗,是乌鲁木齐县萨尔达板乡大泉村牧民。19963月,她的丈夫吾拉孜放牧时不小心跌入20多米深的废井,颅骨、颈椎、脊椎、大腿等10余处骨折,经过几家医院的简单处理,吾拉孜被送到武警医院。庄仕华等医护人员经过66夜抢救,把吾拉孜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并给他家送去了米面和药品。然而,不幸和苦难就像影子一样跟随这一家人,第二年,帕塔木汗患上了结石病,女儿古丽也被查出乳房包块。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帕塔木汗实在撑不住了。就在帕塔木汗给女儿写了遗书准备寻求解脱时,黑暗的屋子里射进一丝亮光,庄仕华带着医护人员巡诊来了,很快把她和女儿接到医院做了手术。不仅这样,庄仕华还一再向她们家伸出援助之手,每逢节假日,只要有时间都去看望他们一家。吾拉孜大小便失禁,每天要洗好多尿布,庄仕华送来一台“雪花”牌洗衣机,帕塔木汗把这件事随手记在药盒子上;为了让他们喝上新鲜的牛奶,庄仕华买了一头小母牛给她家饲养,她又把这件事记在小纸片上。从此,帕塔木汗全家对节假日有了一份特别的期待。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这条崎岖不平的山路庄仕华走了20个春秋,民族团结的故事也装满了几个塑料袋。如今吾拉孜恢复了健康,奶牛已生下11头小牛娃,他们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帕塔木汗逢人就说:“我们家有3个民族,我是维吾尔族,我的丈夫是哈萨克族,我们的儿子庄仕华是汉族。”

我们新疆地域辽阔,生活着47个少数民族,民族问题一直是新疆社会的敏感问题,也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庄仕华视维护民族团结为政治责任,通过为各族同胞解除痛苦、治病救人这种特殊作用,把党的温暖送到边疆各族人民心中。“把病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病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把病人的生命当成自己的生命。”这是庄仕华执刀行医的准则。正是凭着这种对各族患者极端负责的精神,他创造了12万例胆囊手术无一失败的医学记录。无论是普通医生,还是现在的将军院长,他都坚持每天逐个查一次病房,平均每天做近30例手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族群众广泛赞誉。

多年来,庄仕华把为各族人民治病送药,看成是融洽民族感情的纽带。他每年都要抽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带着医疗小分队翻天山大坂、穿戈壁大漠,累计行程40万公里,足迹踏遍40多个缺医少药的少数民族乡镇,与21个贫困地区医疗点建立了帮扶点,他经常对身边的同志说:“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是党的医生,就是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千难万险,也要把健康送到千家万户,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少数民族的心坎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有他为锡伯族牧民治病的足迹;帕米尔雪域高原,传颂着他用手术刀绘就的爱民佳话。蒙古族患者明杰手术后解不出大便。明杰见到医生,不好意思地把被角裹得紧紧的。庄仕华戴上无菌手套,用手给明杰一点一点往外抠粪便。明杰这个七尺男儿,也不顾一旁的病友和医护人员,“呜呜”地大哭起来。他动情地说:“部队的医生就是好,庄院长真是个大善人啊!”

在边疆农牧民地区,还有少数群众看不起病,长年累月受着病痛的折磨。庄仕华千方百计地把党的温暖送到各族人民心中。为了方便各族患者就医,他安排汉族和少数民族护士担任导医,每个科室的门牌都标有汉语、维吾尔语、英语等3种语言,要求各科室做到“无假日门诊、无假日检查、无假日手术”,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为了让各族患者感到舒心温暖,他积极倡导亲情式服务,在全院开展了“病人入院有迎声、病人合作有谢声、病人出院有送声”服务活动,还专门设立了清真餐厅。庄仕华对各族同胞的感情像雪莲一样圣洁,像火焰一样炽热。

11年前,维吾尔族患者古丽丹已到了胆囊癌晚期,先后三次住院,庄仕华像对待父母一样为她精心治疗、照顾。老人信仰伊斯兰教,庄仕华安排单独房间让她做“礼拜”;老人回家休养期间,庄仕华五次带着医护人员去看望治疗。老人弥留之际对儿子们说:“‘兵巴郎①’庄院长的心是和我们长在一起的,一定要请阿訇允许他参加阿娜(妈妈)的葬礼。”原来,按照伊斯兰教的习俗,非穆斯林人士不能参加葬礼。庄仕华是一名汉族军医,不但走进清真寺参加葬礼,还庄重地捧起第一把黄土撒向墓穴。他为何能享有如此尊贵的礼仪?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记者,我明白了,这个凝结着民族感情的尊贵礼仪不只是送给他一个人,是送给千千万万为民族团结殚精竭虑的党员干部,送给为维护民族团结牺牲奉献的人民军队,送给带领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庄仕华治好了维吾尔族大妈阿黑娅的病,并为她家盖好了新房、资助2个孙子上学。

庄仕华治好了维吾尔族大妈阿黑娅的病,并为她家盖好了新房、资助2个孙子上学。

由于历史原因,新疆偏远贫穷地区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还存在。庄仕华积极响应富边兴民号召,把治病同治困结合起来,不仅尽力为患者治病,还想方设法为患者治“穷根”,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庄仕华刚当兵时,部队驻地附近有个牧民叫达汗,生活特别贫困,庄仕华看在眼里,挂在心上,一有空就往达汗家里跑,帮着放牧、干活,还用自己每月几元钱的津贴为他们家买一些日用品。庄仕华上军校临走时对达汗说:“只要你有困难,我会一辈子帮你们的。”达汗当时认为这是一句客气话,但庄仕华这一帮就持续了39年。2007年,达汗患胆结石,是庄仕华出钱为他做的手术。2001年,当庄仕华得知达汗的女儿因贫困而面临辍学时,便主动承担了达汗女儿的学习费用,还时常为她买学习用具、新衣服,打电话询问她的学习情况,鼓励她、教导她。在庄仕华的资助下,达汗的女儿已于2011年大学毕业,当上了人民教师。从军40多载,庄仕华帮助过的困难家庭有580多户、贫困学生有39人,长期资助的特困家庭有64户。每次医院组织的医疗队到牧区巡诊,不少少数民族同胞会自发地打出:“各民族大团结万岁”“人民军队好、中国共产党好”的横幅;维吾尔族老人会迎上去抱住庄仕华,用民族的最高礼节吻个不停。在边疆各族人民心中,他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更是民族团结的形象大使!

新疆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地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庄仕华在边疆工作了近40年,切身感受到民族问题无小事,他把化解民族矛盾、维护边疆和谐稳定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20103月下旬,乌鲁木齐西山发生公交车与火车相撞重大事故,受伤的大多数是维吾尔族小学生,总队医院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41名伤员接到医院救治。次日,100多名患者的家属聚集在医院,情绪十分激动,有人怀疑这起事故的性质。这时,一名维吾尔老者当众指出:“这里是武警总队医院,庄仕华是院长,他是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服务的,我们要相信政府,谁也不能在这里闹事。”在接受过庄仕华帮助、教育的群众中,很多人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和谐的积极分子。庄仕华以仁心大爱不断密切了党群关系,真正做到了“团结一个人带动一大批,帮扶一个点稳定一个村”。近年来,庄仕华通过送医送药、防病治病,先后化解了70多起民族分歧和民族矛盾。他用一腔热血和满腔赤诚,谱写了一曲维护边疆稳定、构建和谐边疆的赞歌,不愧是一个为民解难、替党分忧的好军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为《新疆日报》维吾尔族记者阿依古丽。

①“巴郎”意为儿子。

【延伸阅读】

《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选编》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6日 19:32 来源:  编辑:杨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