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丹心系民生 深情洒沃土——记辽宁省锦州市正二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兰(上)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到处蚊蝇绕,家家堆乱草,春天尘土扬,雨后泥中跑。”这曾是辽宁省锦州北镇市正二村的写照。这个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的山村如今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

  一个负债累累的穷山村,能一跃成为北镇市“十强村”、锦州市“百强村”,这离不开正二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兰的努力。

  王桂兰1975年高中毕业后回村,先后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妇代会主任、村主任,1995年当选为北镇市正安镇正三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正三村并入正二村后,她任新的正二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她2011年被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2年6月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3年10月被评选为全国十大“最美村官”。

  谈及当年,王桂兰回忆:“当时我心里很矛盾,那时我们正三村是有名的‘四多’村,即小偷小摸多、打架斗殴多、封建迷信多、男光棍多,生产条件落后,村风、民风较差。7间旧村部房屋几乎倒塌,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因村办企业有外债37万元,村干部连工资都开不出来。要收拾这样一个烂摊子,对我一个女人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当时思想斗争很激烈,最后我想党和群众信任我,选我当带头人,我就要好好干。在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时,我就向大家承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一定带领百姓致富,走出一条富民强村的新路。”

  正二村属丘陵地带,自然资源匮乏,一不靠山、二不邻水,地上无林、地下无矿,村里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如何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王桂兰很头疼。她多次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征求村民意见,最后结合村里实际,制定了“一菜带两区”的规划——“一菜”即豆芽菜,“两区”是养殖小区和花生加工小区。

  那时,村里有20多户人到外地生豆芽,每年能挣一两万元,这个收入在当时很可观。所以王桂兰就和两委班子成员商量,在村上搞几个培训班,请专家讲授生豆芽的技术。2005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正二村投资10万元,成立了正二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10年来,这里先后提供了生豆芽、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农机修理等技术培训。

  “现在我们转移出的劳动力实现了3个跨越,即从种地向经商的跨越,从农民向老板的跨越,从农村向城市的跨越。我们发展养殖业,全村养鸡达15万只,成立了人工受精合作社,有3个千头猪场,全村年出栏肥猪两万多头;花生米加工区,利用我们主产花生米的优势,成立了北岳花生米加工出口有限公司,并在它的辐射下,又有18家花生米加工大户,安置剩余劳动力300多人。”王桂兰如数家珍。村里利用闲置的校舍招商引资,2006年建成了投资规模1000多万元的北镇幽州酒业有限公司。村里还建立商贸经济带,大力发展建材、饲料、餐饮、修理等个体私营经济,依托村里的农贸市场搞开发。通过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农民富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全村有有170多户人家买了车,一半的农户买了电脑。

  能有今天的成绩,王桂兰功不可没。

  发展生产中,有的村民缺少资金,王桂兰帮他们联系贷款,十几年间累计达300多万元。困难户关宝合、李义海种葡萄缺少资金,王桂兰先后借给他们6000元,现在两人都已脱贫。村里有800多户人家、两个自然屯,她经常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掌握群众的需求信息。面临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的恶劣自然条件,王桂兰多次向上级反映情况,2004年争取到国家专项扶贫资金1000万元,开发整理土地3000多亩,使贫瘠的土地变成旱涝保收的丰收田。

  正二村水源匮乏,有三分之一的百姓饮水困难,这也曾是王桂兰的一大心病。为解决饮水问题,2005年村里从辽宁省水利厅争取到专项资金开通了自来水工程,目前全村有360多户用上了自来水。

  过去村里的道路高低不平,百姓出行困难。王桂兰带头扒掉亲属家的墙,动迁6户,开通了一条300延长米的街道。她又多方筹集资金9万多元铺设了1.5公里的黑色路面,实现了村通油路。

  王桂兰和锦州市农发局多次联系后开发了沼气工程,目前全村有260多户用上了沼气,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2009年村里争取到2400万元资金整理土地,打了19眼大井,增加19台变压器,实现了地下水灌溉。5年间,全村7000多亩的土地全部整理,旱能灌、涝能排。2010年,村里投资18万元建了村部和7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室藏书达3000余册,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看到百姓喝上自来水,走在平坦的柏油路上,用上既节能又干净的沼气,王桂兰曾留下激动的泪水,这泪水既是成功的喜悦,也包含了她工作的艰辛。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3日 22: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