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培养选拔引领新常态的年轻干部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郑坤法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宝贵经验。当前,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也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从对党委和组织部门的工作要求来看,从严管理干部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互联网+”背景下社会舆论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玻璃房”里选拔年轻干部已经成为常态。从对年轻干部个体要求来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要求干部具有不可动摇的政治定力和善做善成的实干能力。县(市、区)作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一线主战场,肩负着培养基层干部和向上级党委输送优秀人才的双重责任,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快培养选拔一批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优秀年轻干部。

  形成上下一心、协力推进的用人生态。要有谋在长远的大局意识。各级党委要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作为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工作抓牢抓实,勇于压担子、舍得给位子,在关键岗位大胆使用优秀年轻干部。要有上下联动的系统布局。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有宽广的视野、科学的规划、严格的制度,对全县(市、区)年轻干部的规模数量、年龄结构、发展方向和个体成熟度等方面进行综合研判、动态掌握,做到心中有底、手上有人;乡镇和部门切实负起培养主体责任,把年轻干部放到一线重要岗位历练、成长,为上级党委储备一批好苗子。要有一以贯之的落实机制。建立县(市、区)委定期专题分析研究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例会制度,并通过定期公开比选与平时不定期竞争性选拔相结合的方式,始终保持年轻干部相对稳定的配备常数和储备常量。同时,坚持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晒在阳光下,通过多元测评、实绩公示、事迹宣传等方式,确保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得到系统内外的普遍支持。

  坚持链式培养,抓牢“选、育、用”三个关键环节。根据当前亟需的不同类型年轻干部拓宽来源渠道,打通机关与高校、研究院所、国企、民企之间的渠道,通过双向挂职、定向招录等方式发现吸收一批优秀人才。牢固树立重基层、重实绩的导向,抓好年轻干部的蹲苗历练。对于潜力较大的年轻干部,根据其专业特长、任职经历等实行分层分类培养,通过选派到急难险重岗位,担任村(社)第一书记、联村干部、农村工作指导员等多种方式,着力提升年轻干部独当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树立“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的理念,通过年度考核单列、实绩横向比较的方式,让真正优秀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对于已经看准、相对成熟的年轻干部,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及时放到关键岗位,进行“小步快跑式”培养。同时,既坚持从严管理,又加强关心关爱,在岗位调配时充分考虑班子成员个性气质的互补性和主要领导的传帮带作用,为年轻干部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保持年轻干部队伍“一池活水”。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做实。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年轻干部选拔的第一位,一方面要加强结合马列主义原著、党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拓宽大局视野,提高理性思考、系统谋划的能力;另一方面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的震撼作用、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补足精神之“钙”。把干部一线压担的平台做真做实。现实中一些地方对“苗子”既想压、又怕坏,最后一线压担往往成了铺路子、做样子。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坚持在一线育马、赛马、选马,明确任务要求,不干出实绩、不赢得口碑,一律不提拔交流。特别对于挂职干部,采取“项目捆绑式”管理,定目标、给实岗、强考核,将“挂职”变成“任职”。把评价年轻干部的工作做准。年轻干部思想活跃、可塑性大,看清识准要有慧眼和良方。要把功夫下在平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面对面约谈、心理测评、专家评价等多种方式,研判掌握年轻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群众的感情、对名利的态度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及时甄别、使用一批素质好、有作为、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7日 15:5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