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月光”老书记

——追记江苏常州东头村社区书记许巧珍(下)
最美基层干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她的工资奖金全用在社区上

  穿过一条窄窄的巷子,面前是一栋老旧的两层半小楼,这便是许巧珍生活了几十年的家,民丰路9弄52号。

  两家人合建的房子,她家只占较小的一部分,一间房的门脸。走进一楼的客厅,迎面是一张老式八仙桌,四张条凳。举目张望,四壁墙皮已经斑驳,一只老式挂钟挂在墙上,指针不知何时已停在3时28分的位置。头顶,一只老吊扇在“呼呼”旋转。

  “她家几十年都是老样子。”当年厂里的小姐妹、后来被她动员到东头村工作的蒋亚萍说。客厅后面是餐厅,1959年买的一只铝锅,她生前还一直用着。

  二楼她的房间,一张雕花的老式木床,垫着薄薄的棉絮,铺着碎花的床单。一把旧藤椅,一台10多年前的小彩电,“是花200多元从维修店买来的。”

  清贫,是这个家留给人们的印象。

  谁又能想到,社区工作21年,她给困难家庭、老年人送的钱物,粗略统计有40余万元。“她很少带钱物回家,工资、奖金全用在社区的事情上了。”儿子殷建荣淡淡地说,家里日子过得去就行,不需要她来贴补。“大家都知道,这么多年,她的奖金、钱物是不进家的。”好姐妹蒋亚萍说。“她可能是全市年龄最大的‘月光族’!”社区同事何娟感慨道。

  给困难家庭买米买油买衣服,给病重的人送上慰问金,给孩子买玩具……花自己的钱,她却常给人讲“上面给的”。就连儿女们孝敬她的补品,她左手接过,右手就拎到贫困户家里。遇到捐款的事,她总是积极带头,为怕家人有意见,有时明明捐了3000,她却说是100。

  病重住院期间,正逢春节前夕,她收到全总的一笔数千元慰问金。有一天,家人发现她从自己的挎包里又掏出一笔钱来数。原来,她是要拿看病的钱将这笔款补成整数,作为年底发给社区困难户的慰问金。

  那时候,她治疗所需的一种药物,600元一支,一共20支,全都是自家掏钱,全总的那笔慰问金一分不让动。

  她去世后,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张5600元的收据,是她住院前为困难家庭购买的一批衣服、鞋子。

  一生俭朴、清白做人,许巧珍此生何求?

  她什么脏活累活都抢在前

  红衣、红鞋、红挎包,照片中的这位老人,活力四射。

  房间的桌子上,还放着她常用的口红;办公室的台上,一对耳环静静地躺在那里。

  这是一位爱美的老人。“年龄越来越大,衣服越穿越红,84岁的老太太了,爱美之心一点不比年轻人差。”蒋亚萍笑这位老大姐。

  殷建荣回忆道,难得在家的星期天,两件事是她必做的:早晨起来到菜场买菜,再就是抽空去理发店做头发。“头发卷卷的,脸漂漂亮亮的,挎个红包,穿双红鞋,哪像个80多岁的老太太哦!”东头村社区的老姐妹含泪又含笑地说。

  这么一个爱美的老人,什么又脏又累的活却抢在前面。退休社工谢塔莎记得,一个除夕的下午,社区一个化粪池漫溢,周围全是脏水和臭味。许巧珍带着她们几名社工,拿起工具一点点通下水道,脏水溅在手上、身上,她好像一点都不觉得脏。

  居民祁红回忆说,当初东头村有个楼道里满是杂物,已堆放多年。这个单元的居民撂下话:“要打扫你自己来。”许巧珍二话没说,抱起箩筐开干,结果爬出来一群壁虎、蜈蚣。年轻人惊叫不已,她却头也不抬……

  钱敏玉老人忘不了,1999年的梅雨季节,5栋丁单元下水道堵塞,几个单元门口都被污水淹没了,居民没法出门。许巧珍抄起一根竹竿赶了过去,蹚着又脏又臭的污水,她挽起袖子将窨井盖掀开,拿竹竿捅了一阵,再蹲下身子一点点从污水井里掏出头发团、鱼刺骨头和烂泥巴。叫人维修要花钱,能为社区省的,她甘愿受那些苦和累。

  她不仅外表爱美,更在内心深处藏着美的追求。社区旁边的紫藤架,是她发动社区居民开展“道德故事会”的地方,许多居民在这里夸儿媳、赞公婆,“身边人说身边事”。东头村虽然是个遍布老旧房屋的小区,但因为她的带动、倡导,到处可见美的行为、美的景观。

  她这张紫藤架前的照片,已深深印在亲人和东头村人的脑海中:浓绿的紫藤、大红的衣服,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延伸阅读

  一生不亏人——追记常州东头村社区书记许巧珍(上)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1日 14:09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燕妮 打印